經營管理戰術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——真正的創意,不是靈感,而是求生本能。

有一種人,被形容為「行銷鬼才」。

他的企劃總是驚人、他的話題總能引爆群眾,他能在毫無預算的狀況下掀起熱潮,

能讓一個沒人想看的品牌,重新被討論。但你若問他:

「你怎麼想到這些點子的?」

他大概會苦笑:

「因為不想被老闆罵啊。」

事實是——行銷鬼才,從來不是天才。

而是被逼到牆角、被現實打碎、被數據壓著喘不過氣,

在絕境中找出一條生路的人。


天堂不需要創意,地獄才逼出創意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業績好的時候,沒有人會想改變。因為「穩定」本身就是最好的策略。

會議裡的關鍵字是「照舊」、「維持」、「沿用」。此時創意變成風險,

每一個想法都被質疑:「有必要冒這個險嗎?」

但當數據一路下滑、報表全紅、主管焦慮、預算腰斬——

沒有人再問「要不要冒險」。因為不冒險,就會死。

所以「鬼才」誕生在地獄。那是一種「反正都燒成灰了,乾脆點火試試看」的勇氣。


鬼才不是天生,而是被逼出來的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看看富邦悍將。2025 年,他們戰績墊底,照理說應該是球迷最少、聲量最低的球隊。

但他們靠著啦啦隊重新定義了「看球的樂趣」。球迷進場,不是為了勝利,

而是為了「那份快樂」。結果?票房第二。贊助回流。

討論度全面翻紅。這就是典型的「地獄行銷」。

不再從「輸贏」思考,而是回到「人為什麼要看球?」的根本問題。

當你無法滿足人們的期待,就要重新定義期待。


三、行銷鬼才思維的底層邏輯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這裡有三個心理機制,是「地獄級行銷」的底層思維。

它們不是創意技巧,而是活下來的哲學。


1️⃣ 打破框架的勇氣,來自「沒有再失去的恐懼」

當你還有安全網時,你會怕輸。但當你掉進地獄時,你反而無懼。

這是「邊界心理效應」(Boundary Effect):

當人被逼到邊界時,創造力會爆發。例如新竹攻城獅喊出那句經典標語:

「輸一場就場邊席減 500 元,贏一場就加 500 元。」

這句話如果放在戰績好的球隊,會被罵「亂搞形象」。

但放在快被遺忘的球隊身上,卻變成一種自嘲的魅力。

當品牌敢笑自己,觀眾就願意再笑一次跟你同在。


2️⃣ 回到底層人性:人看得不是產品,而是故事

鬼才行銷者最強的地方,不在創意形式,而在於他們看得懂「人」。

他知道觀眾不會為了功能掏錢,但會為了情緒、歸屬感、共鳴買單。

富邦悍將不是在賣棒球,而是在賣一種「輸了也開心」的體驗。

這是一種極高明的行銷哲學——從產品導向,轉為體驗導向。

行銷的本質不是「我有什麼」,而是「你能在我這裡感受到什麼」。


3️⃣ 把缺點變成武器:逆勢敘事的威力

最聰明的品牌,不是沒有缺點,而是會「利用缺點」。

戰績差?那就做最會跳舞的球隊。沒預算?那就搞最真實的草根宣傳。

沒資源?那就用人情味打動群眾。這叫「逆勢敘事(Counter-Narrative)」:

你不是隱藏劣勢,而是重新定義它。當所有人都朝著主流價值奔跑時,

鬼才反其道而行,因為他知道——

真正能讓人記住的,是不完美的閃光。


四、地獄裡的專業:鬼才的修煉法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很多人以為鬼才靠靈感,

其實他們靠的是系統。

在混亂的環境裡,他們仍保持三個專業修煉:

(1)觀察

鬼才擅長「看見別人忽略的東西」。

他們看報表不只是數字,而是趨勢、心理、故事。

他們會問:「這個數字背後的人在想什麼?」

(2)提煉

當一堆雜亂資訊湧來,他能抓出唯一能打的點。

這種能力來自「抽象思考」——

把現象提煉成結構,然後轉化成行動。

(3)實驗

地獄裡沒有完美方案,只有不斷測試。

鬼才最擅長「快速失敗」,

因為他知道:「失敗的速度=成功的成本」。


地獄不是懲罰,是鍛造場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那些被稱為鬼才的人,其實都曾經在地獄裡哭過。

他們不是被靈感祝福,而是被現實摧殘。

但他們學會了:與其被燒死,不如點火。

所以你看到的「天才創意」,背後往往是焦慮、無助、與一點點瘋狂。

行銷不是華麗的 PPT,而是熬過沒預算、沒流量、沒希望的那段日子。

那才是鬼才真正的煉成場。


學到的一課:地獄,是創意的起點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「行銷鬼才」不是一種稱號,而是一種狀態。

當你被現實逼到極限,你才會看見「框架之外」的世界。

因為天堂沒有靈感,那裡太安穩。只有地獄,

會讓你不顧一切地想活下去。而那股「想活下去」的慾望,

就是創意最強的燃料。


我也是這樣子起來的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說真的,我懂那種「被逼出來」的感覺。我不是在靈感爆棚的日子裡學會行銷的,

而是在帳上只剩幾千塊、活動一場賣不到十個名額、連咖啡館的貓飼料都快買不起的那幾個月裡,

一邊焦慮、一邊硬著頭皮想:

「我不想讓這個地方就這樣倒掉。」

那時候我開始自己拍短影音、寫文案、設活動、拉合作。

沒有預算,沒有團隊,沒有流量。

但我每天都在想:

「怎樣讓下一篇多十個人看到?怎樣讓來的客人願意拍一張照片?」

很多人後來說我很會行銷,但他們沒看到的是,

我只是被生活逼到只能「變強」。那種創意,不是與生俱來的。

是求生,是怕明天沒人來。我所有的「點子」,

都是地獄裡找到的一點光。所以當我說「鬼才是在地獄裡誕生的」,

那不是比喻,那是我的親身經歷。

我學到一件事:

你能撐過地獄,就能創造奇蹟。

因為真正的創意,不是靈感;是當一切快燒光時,你還願意點火。去照耀你一直想維持的光。

題外話:最會烤肉的球隊——樂天桃猿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輸贏可以再說,但香氣不會騙人。烤肉這一招擄獲大量粉絲的心。

樂天桃猿懂得一件事:粉絲不一定要的是強隊,而是喜歡跟球隊再一起的氛圍。(還有啦啦隊)

「如果比賽不能贏,那就贏在體驗。」

當所有球隊在拼戰績時,他們拼現場氛圍、粉絲體驗、活動策劃。

結果?票房依然漂亮。這就是品牌靈魂。


總而言之

《行銷鬼才都活在地獄裡:真正的創意,是被逼出來的》

真正的行銷,不是說服別人相信你,

而是讓人在你的故事裡,看見自己還想活的理由。

鬼才不是天生會想,而是被逼到絕境還願意去想。

我們不是靠靈感,而是靠傷痕。當所有數據都在告訴你「不行」,

你還能拿出一句「那我就讓它行」。那一刻,你不是在做行銷,

你是在從地獄裡,創造一場奇蹟。



行銷鬼才、品牌行銷策略、創意行銷、危機行銷、品牌求生術、富邦悍將、TPBL攻城獅、娛樂行銷、品牌定位、逆勢敘事、創意心理學、地獄行銷學

發表留言